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能源

法治时评丨“毁”耕还林的方式不可取

来源:中媒第一时间快讯 新闻观察 采集 中媒融媒体    发布时间:2020-08-12    点击量(1:1000):723

【中媒第一时间快讯】新闻观察: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7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某地为突击完成退耕还林指标,铲毁2万多亩即将成熟的麦子、油菜,已造成数百万斤麦子、油菜籽损毁。

如此“大手笔”的“毁”耕还林,乍一看,工作力度很大,其实不过是临时抱佛脚之举。从新闻中可以看到,当地相关部门在此前落实上级退耕还林政策缓慢,没有及时出台明确的补偿方案,导致当地种植户无所适从、“违法种植”;在退耕还林工作截止期前,又不顾实际情况,草草退耕、匆匆造林,希望如期完成任务交差。

如果说前期工作不到位已是有错在先,后期不顾实际情况下猛药、乱作为,更有错上加错之嫌。毕竟,农作物已种植上,何不向上级如实报告情况,申请收完粮食再种树?这样既可以完成工作任务,又不会浪费农作物。说到底,这种行为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反映出不正确的政绩观,持有这样政绩观的人往往只求考核过关、不管工作实效,只求上级满意、不顾群众感受。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灵活应对的情况下,看似“严格执法”的做法,实则是缺乏担当的行为。

这种行为也是缺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表现。退耕还林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还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规定了依法开展退耕还林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退耕还林条例》第三十五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假如上述地方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依法办事上,严格依法制定补偿标准,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就不会落到如此被动的境地。

“毁”耕还林的方式不可取,依法办事才不会进退失据。希望这起事件能够警醒各地政府机关,务必牢记:即便是好事,也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积极作为,才能实现皆大欢喜的目标。


上一篇:涉贪 污、滥用职权罪 山东枣庄银行原董事长获刑七年
下一篇:幸福花开新边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建设北疆风景线
0
资讯新闻
资讯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
【中美第一时间快讯】新闻播报:融媒体北京5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4日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新闻视频
头条新闻
组织机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人员查询|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媒第一时间快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融媒体区域

https://www.ycwxb.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5153508   举报邮箱13439223750@qq.com     举报联系电话:13439223750


中媒第一时间快讯  民生热线   总部电话13439223750   服务邮箱134392237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