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

劳动合同数字化有利于治理智能化

来源:中媒第一时间快讯 评论组 采集 中媒融媒体    发布时间:2020-11-06    点击量(1:1000):734

【中媒第一时间快讯】评论组: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发布《关于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继1986年10月《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之后,延续30多年的纸质劳动合同将逐步进入电子化时代。

劳动合同关系到千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很多新业态,提供服务的劳动者往往身处各地,对于劳动合同的形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分支机构众多的大型企业、分布全球的跨国公司等,都有远程签署劳动合同的需求。通过电子劳动合同的运用,不仅可以克服距离的限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劳动用工管理模式。

电子劳动合同的效力在法律上也不存在障碍。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针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标的物交付时间也作出了规定。

推行电子劳动合同有利于用人单位降本增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从更高层次来看,电子劳动合同的运用是数字治理的重要表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就此而言,电子劳动合同通过技术和法治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劳动关系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数字社会建设。

合同数字化有利于治理智能化。但“可以用”并不等于“能用好”。毕竟电子劳动合同涉及到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第三方电子劳动合同签署服务机构等多方利益主体,加之又是一个新事物,必然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也要逐步健全。但我们相信,只要用好法治方式,不断推动劳动合同数字化,提高劳动关系的数字化治理水平,就一定能够让电子劳动合同在促进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深度关注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下一篇:关不得、管不好? 校外“小饭桌”治理陷拉锯战
0
资讯新闻
资讯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
【中美第一时间快讯】新闻播报:融媒体北京5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4日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新闻视频
头条新闻
组织机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人员查询|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媒第一时间快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融媒体区域

https://www.ycwxb.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5153508   举报邮箱13439223750@qq.com     举报联系电话:13439223750


中媒第一时间快讯  民生热线   总部电话13439223750   服务邮箱13439223750@qq.com